居家上课逾两年用眼过度小孩求助眼科医生趋势上升
记者:蔡景丽 2022年5月21日
(吉隆坡21日讯/独家报导)新冠肺炎疫情造成过去逾两年来,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家上网课或线上补习,加上课外时间也在使用电子产品,导致很多小孩因而用眼过度,令到小孩眼睛不舒适而求医的情况近来也有上升趋势。
小孩眼睛不舒适而求医的情况,包括是因用眼过度而产生暂时性的视觉模糊,或是敏感及眼干,或近视加深等情况,眼科专科医生指出,若家长发现孩子的视觉模糊或可能患上近视等,其实无需急着带孩子去配眼镜或换眼镜,反而应该先到眼科做检查。
医生指出,一旦孩子只是眼睛疲惫而造成视线模糊被误以为是近视而胡乱配戴眼镜,将会令到原本不用戴眼镜的孩子也“无辜”变成近视。
眼科专科医生锺永成医生建议家长,若孩子投诉看不清楚,应先带孩子到眼科做检查,若不是太严重,其实只要通过滴眼药水,让眼睛放松,视力就可逐渐恢复。
“小孩近视不能只配眼镜,因为在眼镜店量的度数未必准确;当眼镜店业者量到孩子的度数增加50度后,一般都会建议换眼镜;但是我们医生就会建议不换,因为只增加一点度数的眼睛视力不太会受影响,未必要换眼镜。”
锺永成接受《中国报》访问时说,到眼科做检查时,医生会先帮孩子检查视力和检查眼睛的度数,如果没太严重,可以滴眼药水,放松眼睛。
他指出,若在眼睛不舒服的情况下去验眼,得出的度数都会是深了的。因此未必要加度数和配新眼镜,否则眼睛适应加深了的度数,就无法回头了。
“如每一次验眼都硬硬给孩子加50度,那就真的深了50度。一年加50度,10年就加500度,超过500度就是高度近视了。”
锺永成补充,线上学习导致小孩的眼睛度数加得很快,每次就是数百度,因此他建议家长,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若没必要,就不要使用。
40岁以后定期验眼
及早发现青光眼 可治愈
锺永成医生呼吁大众,最好在40岁以后就定期做眼睛检查,及早发现患上白内障或青光眼的潜在风险,以避免失明。
他说,一般人都是等到视线模糊才去做检查,但若患上的是青光眼,模糊的症状就表明眼睛已挽救不回了。
“即使是视力好,但是青光眼是发觉不到的,所以40岁以后就要开始做有包括检查眼睛的身体检查。
“如果提早发现青光眼,就能早治,否则迟发现就救不回了。如果有家族遗传的话,更要提早检查。”
他提到,在黑暗的地方看手机,也是患上青光眼的其中一个原因,因为瞳孔会放大,眼内的水晶体膨胀,导致眼睛出水的地方被压住。
他指出,青光眼分为两种类型,开角型青光眼,可通过滴眼药水来控制;如果控制不好,就得做手术。
“至于闭角型青光眼,就可做超声乳化水晶体植入物(phacoemulsification lensimplant),因为有些青光眼的角比较窄,因此医生会把病人的白内障拿掉,然后就会开角,就不会再有青光眼。”
他补充,超声乳化水晶体植入物主要是用来治疗白内障,同时也能治疗青光眼。
“以前白内障是要割出来,但是现在可以乳化了,将它吸出来。”